为您找到"

中国新元古代疑源类生物地层学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序言: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学、沉积学与地质事件记录

(8)新发现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具刺疑源类化石,并进一步明确了其地层学意义 具刺疑源类是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群中的一类最主要的化石类型(图1),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此类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应用价值。

南京古生物所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生物地层学研究获进展----中国科学院

此外,大量的微体真核生物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新元古代大冰期前夕真核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材料。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前寒武研究》 (Precambrian Research)。 论文链接 带刺疑源类化石Trachyhystrichosphaera 刘老碑组微体化石属种列表

中国新元古代疑源类生物地层学 - 百度知道

无争议的新元古代早期(1000~850Ma)疑源类组合以华北地台中部燕山山脉青白口系中发现的组合为代表。 该组合以球形疑源类为主,它们多数是纹饰简单的单个或细胞集合体。

元古代微体真核生物化石形态功能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本次研究在沟后组中发现了带刺疑源类 Trachyhystrichosphaera aimika,该类化石仅出现在大冰期之前的新元古代早期地层中,是新元古代早期拉伸纪(Tonian,1000 Ma至~720 Ma)的标志性化石。

中国疑源类化石 [PDF电子书版本下载]-书葵网 - shukui.net

三、国内外疑源类生物地层对比 62 (二)古生代 65 四、疑源类的古生态和古地理 69 五、疑源类在金属矿和石油形成、富集中的生物成矿作用 77 第五章 重要疑源类属、种记述 79 参考文献 160 中、拉学名索引 183 拉、中学名索引 189 英文摘要 195 图版说明 205

中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及生物地层学意义-【维普期刊官网】-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摘要 本文以我国晚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梅树村阶中发现的具刺疑源类化石为基础,结合最近研究的新资料。通过对具刺疑源类化石组合特征、形态对比、微细结构和演化关系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资料广泛对比。探讨了我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阶段、各阶段... 展开更多 本文以我国晚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梅 ...

华北古陆南缘豫西新元古代大型疑源类及古地理环境分析 期刊界 All Journals 搜尽天下杂志 传播学术成果 专业期刊搜索 期刊信息化 学术搜索

新的年龄意味着蓟县剖面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可能缺失1200~900 Ma地质记录。 从生物地层上分析,豫西的汝阳群和洛峪群中出现大量大型疑源类有可能填补蓟县剖面中生物的空缺。 本文通过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研究和岩相分析,探讨其发生可能和地层及构造意义。

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 - 神秘的地球 科学|自然|地理|探索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唐卿等人利用改良后的疑源类分析方法,在我国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刘老碑组页岩中获得了大量精美的有机质壁保存的微体化石。共鉴定出23个属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和11种真核生物化石。通过全球对比,发现其中的带刺疑源类 Trachyhystrichosphaera aimika ...

中国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划分_百度百科

本书是在 中国地质调查局 工作项目《中国晚新元古代生物记录与南、北方地层对比》以及续作专题《中国及邻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伊迪卡拉(震旦)纪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划分》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通过对我国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东、南缘 ...

华北古陆南缘豫西新元古代大型疑源类及古地理环境分析-期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华北古陆南缘豫西元古宙地层中白草坪组出现大量大型具刺疑源类,通常大型疑源类首现于新元古代地层,而华北古陆这类的疑源类却首现于中元古地层,因此,其起源和演化谱系就成为许多学者仍需深入探讨的未解之谜.近年来,蓟县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视为标准剖面,但是,下马岭组新的锆石SHRIMP U-Pb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