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南海海盆北部玄武岩溢流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形成时代推断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南海海盆北部玄武岩溢流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和形成时代推断.pdf,南海海盆北部玄武岩溢流相的地震 反射特征及形成时代推断 高红芳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摘 要 溢流玄武岩在海盆内分布广泛,本文运用近三年来采集的高 ...
摘要:溢流玄武岩在海盆内分布广泛,本文运用近三年来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数据,对南海海盆北部玄武岩溢流相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识别,认为玄武岩溢流相主要发育于下中新统、上中新统和上新统地层内,地震相主要表现为滩
国外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学研究进展——以马利克和日本南海海槽为例 匡增桂、郭依群、沙志彬等 基于二维地质建模的两种地震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及分析
在本文中笔者处理了测线SM 的多道反射地震 数据,该测线穿越南海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带和西 北次海盆,获取了海底沉积层清晰的地震图像。图 2为测线位置图,图中SM 为本次研究的地震测线,a,b,c,d,e为邵磊等
具体的研究対象は、紀伊半島潮岬南東沖40~50kmに伸びる北東南西方向の隆起帯である。この隆起帯の東西で種々のコントラストがある。①東側が熊野海盆であり、西側が紀伊水道沖に広がる室戸海盆である。②この隆起帯の東側の
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到北部湾、莺 歌海盆地的成因研究表明,在构造、层序、岩石地球 化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张性特征,为区域张应力 场作用的结果.. 吕宋岛北部主要基底岩石为基性与超基性的橄 榄石与辉绿岩等,并有零星花岗岩,上覆主要为第三 系地层[49].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构造带,火山 众多,地震频繁.. 图2 南海东北部973测线区域反射地震剖面(偏移时间剖面,单位:s) Fig.2 Seismicprofileofline973inthenortheastofSouthChinaSea 2790. 11期 陈 洁等:南海扩张的地震反射标志———南海东北部多道地震剖面结果. 5 刘光鼎在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三水盆地作为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记录保存最为完整的盆地,64~38 Ma均有玄武质岩浆活动的记录,并且岩浆的成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Mg#=41.6~60.9),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研究南海扩张前华南大陆边缘性质及岩浆活动源区的研究区。 本研究对盆地内玄武岩首次进行40Ar-39Ar测年,结合前人的K-Ar测年结果限定了盆地内玄武质岩浆的集中活动时段,利用熔融柱模型对岩浆源区的温压条件进行定量化模拟。 通过将得到的结果与南海扩张前、扩张期间岩浆源区进行综合对比,提出三水盆地与南海在岩浆深部演化上不存在直接联系。 三水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中最贴近南海的内陆盆地(图1 )。 盆地主要断裂带为高要带、西江断裂带、恩平- 新丰断裂带以及官窑.
摘要 溢流玄武岩在海盆内分布广泛,本文运用近三年来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数据,对南海海盆北部玄武岩溢流相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识别,认为玄武岩溢流相主要发育于下中新统、上中新统和上新统地层内,地震相主要表现为滩
通过对比以前南海北部采集的反射地震数据和折射地震波速度模型,圈定了洋陆转换带的分布范围,洋陆转换带的宽度在南海东北部是225km,中部是160km,西北部是110km。依据零星的大于6级地震震中分布,揭示了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覆盖南海海盆区的大量多道反射地震数据,研究团队获得了南海莫霍面地震反射特征,发现海盆莫霍面具有"南北分带,早强晚弱"的规律,并主要受南海扩张过程中岩浆供应量减少影响。同时利用高精度多波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