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流体作用过程中的绿泥石化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绿泥石化是一种典型的围岩蚀变类型。围岩蚀变是指热液成矿过程中,矿体周围的岩石受含矿热液的影响而发生变质、交代作用,并改变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 物理性质 的现象。 围岩经蚀变后生成的新矿物叫蚀变矿物,形成的新岩石称蚀变围岩。
摘要 绿泥石是热液矿床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常见蚀变产物,其成分变化提供了有关地层物理化学条件的有用信息,但绿泥石化过程中的元素行为仍不清楚。来自两个大型斑岩铜矿床的绿泥石被选择来评估地球化学变化,重点是前体矿物蚀变过程中的传质。
这项研究与我们之前的研究 (Yuguchi et al. 2015, 2019a) 一起,揭示了岩体中的热液蚀变过程,重点是矿物和热液流体之间的传质。它还描述了流体化学随着变化的进展而发生的连续变化。日本东野 Toki 花岗岩的热液蚀变经历了绿泥石化、斜长石蚀变和碳酸盐沉淀的连续过程。
高,原岩的Cl丢失到蚀变流体中去的量也越多。随着花岗岩绿泥石化程度的加强,其绿泥石的主要成分含量会呈现出规律 性的变化。绿泥石的Si含量在绿泥石化过程中逐渐减少;长石遭受破坏溶解后释放出的Al在厘米尺度范围内发生迁移与再
使用电子探针分析了绿泥石中的主量元素,基于Si、Fe、AlIV、AlVI、Mg、Fe/(Fe + Mg)等参数,区分了 变质成因和热液成因绿泥石,并讨论了各阶段离子置换作用对绿泥石的影响,以及绿泥石组分对于热液 流体的指示意义。
然而,对于斑岩系统绿泥石化过程中的元素迁移规律及其控制机理,以及围岩中的暗色矿物对绿泥石化学成分的影响还不清楚,制约了绿泥石作为勘查标识在斑岩矿床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流体成矿作用学科 ...
绿泥石化是诸广南部长江岩体内书楼丘矿床中典型的成矿早期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 ... 5种类型的绿泥石可能形成于成矿早期同一期流体作用之中,形成温度在219~282℃之间,成矿系统的log f O 2 值为-47.74~-43.69。 ... 作用有关,同时,成矿早期流体具有强还原性,为成 ...
一种重要的中、低温蚀变作用。与绿泥石化有关的原岩主要是中性-基性的火成岩,部分酸性火成岩和泥质岩石也可产生绿泥石化。在围岩蚀变过程中,绿泥石主要由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经热液交代蚀变而成,也可由热液带来铁、镁组分与一般的铝硅酸盐矿物 ...
重;不同转化序列绿泥石化过程中都有水的参与,并伴有氢离子释放或消耗,这将会对有机质生烃产生影响。 因此,关注 泥岩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演化途径的差异,对拓宽绿泥石化的地质应用领域,特别是粘土矿物—有机质的协同作用具有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铀矿集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地之一,为查明该区砂岩型铀矿中热液改造的铀成矿效应,综合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黑云母绿泥石化过程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 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含矿层砂岩中黑云母多发生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