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邓叔群的主要论著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邓叔群早期从事林业、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中国早期林业史、造林与管理、洪坝森林等问题对半边莲的丝核菌病、水稻黑穗病、棉粮作物主要病害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防治研究均取得成就,尤其专长于真菌学研究,发现新种120个,新属4个,对蘑菇识别、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毒 ...
邓叔群在真菌研究方面,曾發現4個新屬、120個新種;在森林研究方面,他制訂一套科學經營管理森林的制度,對黃河上游 水土保持 和林業保護貢獻卓著 [3]。 鄧叔群院士聘書
这一期间,邓叔群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所进行的大量调查结果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汇总在他离开甘肃后于1947—1948年发表的诸论文中,如:《甘肃林区及其生态》、《甘肃的造林与管理》、《甘肃林业的基础》、《甘肃的气候与树木年轮》、《我国天然林管理 ...
邓叔群在真菌研究方面,曾发现4个新属、120个新种;在森林研究方面,他制订一套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制度,对黄河上游 水土保持 和林业保护贡献卓著 [3]。 邓叔群院士聘书
邓叔群 (1902.12.12-1970.5.1),微生物学家。福建福州人。1923年清华学堂毕业。1928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森林学硕士学位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早期从事林业、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中国早期林业史、造林与管理 ...
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 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 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他精通真菌各大类群,1939年就著有《中国高等真菌》(英文)。 经他鉴定的真菌标本以万计(含3400余种,分隶于600余属),发现新种120个,新属5个,被列入英国真菌研究所编写的《真菌学字典》,为国际公认的有突出贡献的真菌学家。
邓叔群专著《中国的真菌》截至1970年5月,邓叔群发表了近40篇论文和两部专著,代表作有《中国高等真菌》《甘肃林区及其生态》《甘肃的造林与管理》《甘肃林业的基础》《甘肃的气候与树木年轮》《我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二)》《中国森林地理概要》等 ...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邓叔群早期从事林业、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 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中国早期林业史、造林与管理、洪坝森林等问题,对半边莲的丝核菌病、水稻黑穗病、棉粮作物主要病害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防治研究均取得成就。
这一期间,邓叔群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所进行的大量调查结果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汇总在他离开甘肃后于1947—1948年发表的诸论文中,如:《甘肃林区及其生态》、《甘肃的造林与管理》、《甘肃林业的基础》、《甘肃的气候与树木年轮》、《我国天然林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