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附骨疽简介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附骨疽,指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又称骨痈、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
附骨疽,这个听起来颇为陌生的中医病名,实际上对应着现代医学中的化脓性骨髓炎。这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了解附骨疽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的小妙招,对于我们维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3 概述. 附骨疽(bone-attaching abscess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又名附骨痈、多骨疽、朽骨疽。 是指毒邪深袭,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 。 属无头疽。 其特点是多发于四肢 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 《备急千金方》云:"以其无破 ...
附骨疽,指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又称骨痈、贴骨 ... 化脓性骨髓炎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病因病理病机4辨证分型5临床表现6检查7治疗 7.1疗效标准7.2分型治疗7.3专方治疗7.4老中医经验7.5用药规律7.6其他疗法7.7其他措施 附:1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的 ...
附骨 在中医中称为 附骨疽 ,对应现代医学的 骨髓炎 ,指因感染导致的骨骼化脓性炎症,多伴随骨质破坏。 及时规范治疗是关键,避免转为慢性或引发残疾。
附骨疽,病名。痈疽之腐骨,或死骨从疮口出者,出《肘后救卒方》卷五。 又名多骨疽、朽骨疽。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附骨疽者,由当风入骨解,风与热相搏,复遇冷湿,或秋夏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壅遏,附骨成疽。 喜着大节解间,丈夫及产妇女人,喜着鼠xx髂头xx膝间,婴孩嫩儿 ...
一种毒气深居、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又称多骨疽、咬骨疽。
附骨疽是一种中医的疾病名称,是指毒气深沉,结聚于骨的深部发生脓,而称为骨痈。相当于现代西医学的急性或者慢性的骨髓炎,这种病在现在已经比较少见,多见于解放前或者是生产条件比较落后,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
附骨疽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病名,源于《肘后救卒方》卷五,特指痈疽中那些腐骨或死骨从疮口排出的情况。在现代医学中,它被定义为病症,即毒气深入骨髓,形成深部脓疡,常被称为骨痈、贴骨痈或骨部脓疡症。
附骨疽是一种毒邪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备急千金方》云:"以其无破,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