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八旗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八旗作为行政组织,凡牛录所辖之人皆为八旗社会阶层中的部民,统治者以旗统之,发布政令 [15] 。八旗将士"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遇到战争时期由各旗从各牛录抽调兵丁,作战完毕后即回归牛录以耕养战 [15] 。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 ...
八旗(滿語: ᠵᠠᡴᡡᠨ ᡤᡡᠰᠠ ,穆麟德轉寫: jakūn gūsa )是清朝特有的集軍事、生產和行政管理於一體的社會組織,旗下之人稱作「旗人」或「八旗子弟」。 八旗的雛形來自於滿洲人前身明代 女真人的射獵小隊「牛錄」。 努爾哈赤改善了這一制度,於1615年正式創立八旗,分為鑲黃、正黃 ...
The Eight Banners were the administrative and military divisions of the Later Jin and Qing dynasties of China, composed of Manchu, Mongol, and Han troops. They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and the conquest of Korea, but declined in power and influence after the 18th century.
满洲八旗兵被皇帝视为最可靠的军事力量,是国家根本所系。禁旅八旗兵以满洲八旗为主,留守京城,保卫皇室,称为京旗。遇有战事,派出作战,战后仍回京城。驻防八旗兵,分驻全国各军事重镇,总数约数万人,后渐有增加。
皇太极死时,他和豪格加起来有117个牛录,是八旗第一大势力,多尔衮三兄弟则有98个牛录,排行第二,老代善的两红旗(其子岳托死,由代 善领 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则有96牛录是八旗的中间力量.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到为什么多尔衮不愿意为了皇位硬拼,豪格兵力占优,而且一向勇悍,多尔衮三兄弟虽然 ...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 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 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八旗,指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的組織,集軍事征戰、製造生產與行政管理於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的編制。 八旗是8道顔色的旗幟,亦代表着8種身份地位,按旗籍順序區分,分別是「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以及「下五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 ...
八旗(满语: ᠵᠠᡴᡡᠨ ᡤᡡᠰᠠ ,穆麟德转写: jakūn gūsa )是清朝特有的集军事、生产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旗下之人称作"旗人"或"八旗子弟"。 八旗的雏形来自于满洲人前身明代 女真人的射猎小队"牛录"。 努尔哈赤改善了这一制度,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分为镶黄、正黄 ...
八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獨創的一種「軍政合一」、「寓兵於民」的組織,遇有征伐,抽調旗下甲士組成軍隊,即通常所說的八旗兵;同時它又是政權組織,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戶籍、田土、賦役、教養、訴訟、婚姻等廣泛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