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太常引·寿南涧作者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太常引·寿南涧》是南宋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 君王著意履声间②。 便令押、紫宸班。 今代又尊韩③。 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④闲。 功业⑤后来看。 似江左、风流 谢安。 ①韩南涧:韩南涧字无咎,开封人。 《上饶县志·寓贤》"(南涧)徙居上饶,所居之前有涧水,改号南涧。 "《花庵词选》:"韩无咎字元吉,号南涧。 名家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 "尚书,官名。 始于战国,到隋唐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 宋承唐制。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刑、工等六部,各设尚书,掌管全权。 韩南涧曾任吏部尚书。 ②君王著意履声间三句:君王,对皇帝的称呼。 著意,注意。 履声,穿着革履走路的声音。 《汉书·郑崇传》:"擢(郑崇)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诤,上初纳用之。
《太常引·寿韩南涧尙书》写于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辛稼轩时年四十三岁,闲居上饶带湖。韩南涧是作者的老朋友,往来唱和很多,据现有的资料,作者给韩南涧的词,就有九首之多。这首词用托物比兴的手法,引用历史上的
《太常引(寿南涧)》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君王著意履声间。 便令押、紫宸班。 今代又尊韩。 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 早伴赤松闲。 功业后来看。 似江左、风流谢
《太常引·寿南涧》作者为宋代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百科详情>>
《太常引·寿南涧》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前言】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盟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暮春》、《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宋代作者辛弃疾的古诗太常引(寿南涧)原文及翻译全文。
辛弃疾 (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 爱国 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 山 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 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 艺术 风 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 国家 统一的 爱国 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 的 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 格沉雄 豪迈 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 辛弃疾 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