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庄长恭的主要论著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庄长恭 - 百度百科

庄长恭(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15日),福建泉州人,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24年庄长恭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1931年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1933年—1934年任南京国立 ...

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庄长恭-清华大学化学系

主要论文有《麦角甾醇的结构》、《(1)甲基-环已烷乙酸》、《草酸酯与甲基-丙三羧酯的缩合》。 ... ),这对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是相当先进的,并对麦角甾醇结构的推断具有决定意义。庄长恭的工作成果发表以后,有一位在哥廷根同实验室的化学家说 ...

莊長恭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莊長恭(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25日),字丕可,男,福建省 泉州府 晉江縣人,中國有机化学家,中国現代有機化學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在甾体化合物的合成與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 201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学会先驱|庄长恭 - Sscci

由于麦角甾醇与维生素D的结构有关,庄长恭的这项工作在德国的李比希化学年报(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发表后,受到当时国际有机化学界的关注。Paul Karrer(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的有机化学著作《Organische Chemie》中就列举了庄长恭的这一篇论文。

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庄长恭: 性 别: 男: 职 称: ... 代表论著: ... 8.带有角甲基的多脂环α=酮合成的一般方法,Ber.deut.Chem.Ges.69,1494(1936) 9.顺和反-十氢萘二酮-[1,3] Ber.deut.Chem.Ges.69,1494(1936) 10.8-甲基全氢茚衍生物及顺-和反-2-甲基-1-羧基-环戊烷-乙酸-[2],Ber.deut.Chem.Ges.68,1946(1935)

中国农业大学档案和校史馆 知名教授与校友 庄长恭

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国际上通用的教科书《有机化学》(卡勒的名著)第二版中所列举的166项文献中,惟一一篇中国人的论著就是庄长恭关于麦角甾烷的论文。除对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外,他还从事生物碱结构的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他在学术上的贡献远 ...

庄长恭(1894-1962):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1933-1934)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40年代出版的国际间通用的教科书卡勒(Karrer)的名著《有机化学》第二版中所列举的166项文献中,唯一的一篇中国人的著作就是庄长恭的关于麦角甾烷的文章。 1934-1938年主要从事与甾体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

庄长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机构,从开展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起步,经过70多年几代人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在以有机化学研究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高新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泉州侨界名人录】庄长恭_结构 - 搜狐

他的主要论文有《麦角甾醇的结构》《〔1〕甲基-环已烷乙酸》《〔1〕甲酸-〔2〕及有关化合物的合成》《草酸酯与甲基-丙三羧酯的缩合》。 他的科学成就及其事迹,载入《中国科苑英华录》《中国科学家辞典》等书中。 1962年,庄长恭辞世。

庄长恭:中国化学界的"一面旗帜" - 中国科学院

庄长恭与几个国立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埋头苦干,从1935年到1941年间,他们在当时全球最有名的德国《化学会志》上前后发表了14篇论文。 但庄长恭最能出成果的时候,恰好也是我国处于水深火热之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