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诸多抗日根据地,他们在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大生产运动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冀西、晋中人民无糠可吃,树皮吃光,平定、昔阳、和顺、邢台、赞皇等县平均每月饿死45人。
去年底,曾有史友向笔者约稿。希望了解抗战时期,沦陷区民众真实的生活状况。众所周知,抗战时期沦陷区民众非常苦难。时常受到日伪,汉奸掠夺,盘剥,甚至随时有被杀害的危险。那么沦陷区的民众生活到底有多艰难?日伪进行哪些压榨呢? 本文将依据最权威的史料, 首先讲述抗战华北沦陷 ...
旱灾与蝗灾日军封锁,"人祸"如山。而大自然的"天灾"也骤然袭来,折磨着贫瘠的根据地。1942年,从春天到夏天,太行山区没有一场透雨,大部分庄稼绝收。10月,129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太行分局成立以边府主席杨秀峰为主任的救灾委员会,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生活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自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被卷入了这场全面抗战中,他们不仅要应对日军的侵略,还要面对经济困难、物资短缺以及社会动荡等诸多问题。
在抗日战争时期,像"史沫特莱"这样的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做出贡 1938年1月,她从山西来到武汉和美国大使、南斯拉夫卫生专家等人商谈筹办中国红十字救助总队。此后,她便在中国红十字会军医部展开工作。她还说服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供应中国军队部分急需药品。
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间,日本侵略者先后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战略地区。在整个战争进程中,日军到处屠杀、焚烧、抢掠、奸淫,使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惨遭蹂躏;大量使用生化武器,进行残酷的细菌战和化学战;把大批中国平民和俘虏当作细菌和毒气 ...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日军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但这场会战从8月一直持续到11月,持续性的战争让上海资源紧缺,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家园和工作不得不成为难民。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上海市民在一家杂食店中购买食品,当时的食物非常金贵,手里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2023年4月2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和抗日战争史研究室共同举办的"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讲坛"第九讲,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二号楼阅微厅举行。本期主讲人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教授,题目为"中共抗战的生态环境解释"。讲座由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主任吴敏超 ...
抗日战争中的军民鱼水情 张晓佳 抗日战争中艰苦的环境,共同的目标,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军民关系。军民鱼水情深,铸成了抗日民族战争的铜墙铁壁,奠定了民族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基础。 八路军热爱人民—— "将军泉" 图片1"李云长,大忠良,骑红马,挎大枪,打日本,捉豺狼。"在中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