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王粲为何被认为是建安七子之首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建安七子之王粲1:出身不凡

史上最早患麻风病的名人,应该是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 21岁那年,王粲遇到名医张仲景,张仲景对他说:“你有病了啊,如果不早点治,到了40岁眉毛就会掉,掉光后再过半年你就会死,如...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祖籍在今微山县两城镇

公元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王粲被朝廷征召为黄门侍郎。在当时的朝廷,黄门侍郎和散骑侍郎是两个最重要的官,在皇帝左右,负责传达诏令。在这个交织着权力,欲望,热血和杀戮的世道...

浅论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生平事迹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最高代表。...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我们要感谢他,因为他写了一部《英雄纪》

浅论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生平事迹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汉末不只是烽火连天战乱不休,这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有着数不胜数的职业,以及琳琅满目的典籍。本篇要聊的是王粲càn...

王粲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为何得不到刘表重用!

前面我们说了孔融和陈琳,本文我们说王粲。王粲这个人除了被称为“建安七子”之外,他还和被称为“三曹”之一的曹植并称为“曹王”。从文学成就上来说,王粲居“建安七子”之首都不为过...

才干出众 明主重用——王粲,诗赋居建安七子之首(洛阳的风流才子)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跟随曹操征伐吴国。二十二年春,病死于途中,时年四十一岁。当初魏文帝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的时候,和平原侯曹植都很喜好文学。王粲和孔融、徐斡、陈琳、阮瑀、应玚、刘桢被曹丕称之为“建安七子”。“建安七子”在行政...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

十五年的岁月白白度过,王粲之悲苦令人感慨万千。 投奔曹操遇明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基本控制中原及北方。在他的治理下,民众丰衣足食,社会安定,而曹操又非等闲之人,他藐视礼教,“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或不仁不孝,而有治...

王粲位列建安七子之首,长相奇丑无比,葬礼上曹丕学驴叫为其送行

建安七子,是东汉末三国时期(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ruǎnyǔ)(阮籍是阮瑀的儿子,阮咸是阮瑀的孙子,而阮籍和阮咸则是叔侄关系,成为文坛的一段佳...

王粲年少成名,才华出众,为何曹丕在他墓前“学驴叫”

那么谁能位列建安七子之首呢?当属王粲。梁朝文学大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清代文学大家方东树也认为王粲文字局面阔大,苍凉悲慨,才力豪健,王粲的文...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