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草莓潜环斑病毒病是怎样传播和防治的?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传毒介体:其自然传播介体是柯克斯剑线虫Xiphinemacoxi、裂尾剑线虫Xiphinemadiversicaudutatum(Lister,1964;Lamberti等,1986)。病毒在介体内存活期长达84d,成虫和若虫都可以传毒。但不是所有的裂尾剑线虫种群都有相同的传毒能力。9个种群中只有3个能够传播桃树分离物(Brown,1985)。
草莓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一旦发现有连片病毒病发生的田块,应及时铲除并销毁。连片种植,无病毒苗的栽植周围2千米以内不能有老草莓园,不与其他感染病毒的茄科作物间作。选用脱毒种苗,茎尖组织培养和花粉培养是草莓无病毒苗木培育的项最有效育苗技术,实施无 ...
(S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 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了23种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控制手段。
连片种植,无病毒苗的栽植周围2km以内不能有老草莓园,不与其他感染病毒的茄科作物间作。 选用脱毒种苗,茎尖组织培养和花粉培养是草莓无病毒苗木培育的一项最有效的育苗技术。 实施无病供种制度。 在蚜虫发生期及时防治。
对草莓病毒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 (1)使用草莓脱毒苗。 这是防治草莓病毒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办法。 (2)进行无土栽培,或在草莓定植前对土壤消毒。 (3)及时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
在此基础上,对草莓病毒的检测方法(指示植物检测、电镜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传播媒介(蚜虫、蓟马、粉虱、线虫和真菌)、脱毒方法(高温脱毒、化学试剂脱毒、茎尖脱毒、高温-茎尖结合脱毒和超低温脱毒)及草莓病毒病的防治(脱毒苗 ...
草莓病毒病是草莓生长期内防治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往往给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农户要加强对此病的防治措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草莓病毒病的表现症状、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吧。 1、发生症状 草莓受单种病毒病侵害后,往往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后,会表现出 ...
草莓生产效益高,在我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种苗管理和植保措施不到位,草莓病毒病发生呈蔓延趋势,为害逐渐加重,造成植株生长不正常,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发病症状、传播方式、检测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为草莓病毒病的科学 ...
综述了草莓皱缩病毒 (SCV)、草莓斑驳病毒 (SMV)、草莓镶脉病毒 (SVBV)、草莓轻型黄边伴随病毒 (SM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 (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了23种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 ...
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蚜虫是防止病毒传染蔓延的重要措施。 蚜虫的活动高峰为5—6月,在这个时期喷药,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可显著地减少草莓病毒病的发病株率。 也可利用蚜虫回避银色反射光的特点,用银色聚乙烯薄膜覆盖母株防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