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鱊
"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本文介绍了鱊鱼的生物特征、野外种群、饲养难度、饲养温度、饲养环境和混养建议,以及国内各地的鱊鱼分布情况。鱊鱼是鳑鲏亚科的一种,有高体鳑鲏、石台鳑鲏、中华鳑鲏、黑龙江鳑鲏、鲤鱼等多种,是一种温和的小型鱼,适合原生缸饲养。
鳑鲏(学名:Rhodeus)是鳑鲏属鱼类的统称,包含23种小型淡水鱼类。其体长约5-7.5厘米,体重约为40-70克。鳑鲏体型高而侧扁,头部和尾部均较短,口小,无须。背鳍起点位于体长中部,腹鳍位于背鳍下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臀鳍起点与背鳍基部中点对应,尾鳍叉形。鳑鲏主要栖息于淡水湖泊 ...
鱊亚科又分为三个属: 鱊属 、鳑鲏属和 田氏鱊属 。我们常见的鳑鲏绝大部分属于前两个属。 侧线完整的归类在鱊属,侧线不完整的归类在鳑鲏属。 网上某些不负责任的资料说我国有5属12种鳑鲏,其实这是错误的。 这里有几组数据分享给大家——
越南鱊卵椭圆形,怀卵量100余粒,繁殖期为4~6月。兴凯鱊卵椭圆形,怀卵量700余粒,繁殖期4~5月。高体鳑鲏卵椭圆形,卵径一般为2~3毫米。繁殖期在5~6月。大鳍鱊为这亚科中最大的一种,体长一般为110毫米,最大体长不超过180毫米,体重50克左右。
而鱊的侧线完全。鱊的体型一般也相对大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 鱊亚科 的二元分法是错误的,现在一般可分为 鳑鲏属 ,鱊属,田中鱊属,副田中鱊属,华鳑鲏属等。至于这些属的检索,我水平有限编不出来。
鳑鲏是鲤形目鲤科鱊亚科所属的鱼类的通称,又称四方皮,有鳑鲏属、鱊属和田中鳑鲏属三个属。鳑鲏是杂食性鱼类,分布于亚洲东部、欧洲等地,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
中华鳑鲏(学名: Rhodeus sinensis )为辐鳍鱼纲 鲤形目 鱊科 鳑鲏属的其中一种 [2] ,古名鮬 [3] 。 分布于亚洲 俄罗斯 阿穆尔河至中国南部淡水流域,曾由H.W. Wu在1931年命名为Pseudoperilampus lighti,是为了纪念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动物学家S. F. Light(1886-1947) [4] [5] 。 本鱼体呈卵圆形且侧扁,眼睛直径比 ...
鳑鲏(读音:[pánɡ pí] 学名:Rhodeinae)是鲤科鲤形目鱊亚科(鳑鲏亚科)所属鱼类的通称,又称四方皮、镜鱼、彩圆儿,为一群小型淡水鱼,分为鳑鲏属(Rhodeus),鱊属(Acheilognathus),田中鳑鲏属(Tanakia)。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
"鱊"(拼音:yù,注音:ㄩˋ)是鱼部汉字,总笔画23画,Unicode编码U+9C4A。该字在生物学领域指鳑鲏亚科鱼类的统称,属于鲤形目鲤科,以完整侧线结构与鳑鮍属相区别。古义中特指鯷鱼的幼鱼,字源可追溯至《尔雅·释鱼》记载的"鱊鮬鱖鯞"。其字形结构为左右型,收录于《康熙字典》亥集魚部 ...
鱊属鳑鲏是一群小型淡水鱼,分为鳑鲏属、鱊属和田中鳑鲏属,体型、色彩和须状有所不同。本文介绍了鱊属鳑鲏的国内常见种类、饲养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鱊属鳑鲏的生殖习性和繁殖方式。